中医康复

宫 颈 糜 烂

作者:admin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5/7/2 8:49:52


    2008年,第7版《妇产科学》本科教材取消“宫颈糜烂”病名,以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”取代。宫颈糜烂,说到底,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。
    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。女性在青春期之前,卵巢功能尚未完善,雌激素低下,柱状上皮靠内侧些,来月经以后,柱状上皮受雌激素的影响更多地朝外侧发展,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“糜烂”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,绝经以后,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,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颈管内,此时检查“糜烂”也就看不见了。所以,根本上来说,所谓的宫颈糜烂,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,属正常生理现象。
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,现在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,都是错误的。但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,需要进行治疗。宫颈糜烂的炎性分泌物,会造成不孕,所以需要治疗。但是,西医的激光等治疗手段,会造成宫颈损伤,会对妇女的分娩造成困扰。
    所以,我们针对这一情况,研制宫颈糜烂调理方,外敷于宫颈,治疗有症状的宫颈糜烂,例如,接触性出血,白带增多,腰骶部疼痛,性交痛。并改善由于宫颈糜烂造成的不孕症、流产,甚至不处理而造成的宫颈癌。
    宫颈糜烂调理方,方剂组成:紫草、地榆、公英中药研成粉末。
   用法:月经干净后3天,在不同房的前提下,将中药粉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,均匀的敷于宫颈患处。隔5天换一次药。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,每个疗程上药4次。连续治疗3个疗程。
方解:方中紫草为君,紫草性味苦,性寒,功能凉血,活血,清热,解毒化腐生肌。其现代药理有抗菌、抗炎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灵杆菌、化脓菌、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。并能加速上皮生长以及治疗烧伤。公英,性味,苦甘,寒。功能清热解毒、利尿散结。治急性乳腺炎,淋巴腺炎,瘰疬,疔毒疮肿。《滇南本草》:“敷诸疮肿毒,疥癞癣疮;祛风,消诸疮毒,散瘰疬结核”。公英为臣,辅助紫草,清热消疮肿。地榆根入药,性微寒、味苦。现代药理研究,地榆止血凉血、清热解毒、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。《本草正义》:地榆止痛除恶肉,皆以外疡言之,血热火盛,则痛而多恶肉,地榆清热凉血,故止疡患作痛,而能除恶肉。地榆为使,除恶肉。以上三味配伍,通过清热解毒,祛腐生新,起到治疗宫颈糜烂作用。